由挂靠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的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微生物资源专委会”)、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主办,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研讨会”于8月13日至17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会议以“挖掘微生物资源潜能,推动多领域应用创新,助力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汇聚智慧,探讨微生物资源领域前沿科学问题与产业化路径,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模式,为我国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7家单位的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资划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波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得到了全国微生物资源同行的高度关注,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研究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国屏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教授,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张友明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李越中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安徽大学肖亚中教授到会指导交流。
会议开幕式由微生物资源专委会主任委员阮志勇研究员主持。资划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波代表微生物资源专委会挂靠单位致辞。他在讲话中指出,微生物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资划所自1999年起牵头组织开展全国的微生物资源收集、鉴定、保藏与利用工作。当前,全球微生物资源研究正经历从“认识资源”向“创造资源”、从“单一利用”向“系统开发”的跨越,必须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成果转化应用,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李越中,张掖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勇,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姜道宏,甘肃省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胡俊锋先后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微生物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应用对于促进产业升级、保障生态安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具有深远意义。赵国屏通过视频高度评价了微生物资源专委会成立以来作为协作交流平台取得的成效,并对微生物资源工作提出了三点努力方向,一是在强化微生物菌种库数据信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微生物资源平台的共享利用效率。二是综合利用人工智能的“干”技术和微生物培养组的“湿”技术,加强微生物功能的精准解析,推动微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三是以任务为抓手,锻炼和凝聚人才,培养和组织队伍,构建持续创新的科研学术生态、技术工程生态和产业转化生态。希望全国微生物资源同仁继续加强交流合作,以创新的理念和务实的态度,携手推动我国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应用取得更大突破。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徐建国、邓子新、金梅林、张友明分别做了题为“X传染病”“大健康产业与合成生物学”“农业微生物技术创新,重塑产业发展新生态”“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种质创新中的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微生物资源在健康、产业、数据和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为微生物资源领域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思路。
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秀珠研究员、山东大学李越中教授等30位知名学者作了大会报告。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喻亚静主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胡君利副研究员、兰州大学张金林教授等86位学者围绕微生物资源挖掘与种质资源库建设、菌根真菌资源创新与利用及重离子辐照育种、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功能解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微生物资源与现代种业创新及生物制造主题作了专题报告。资划所张道顺博士生等12位研究生在青年学者论坛上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会议还设置了墙报展示,华中农业大学李情情、河北大学张程欣等10名研究生的墙报获评为优秀墙报。资划所李世贵副研究员等10位专家还为与会代表进行了微生物新资源分离与分类鉴定技术培训。
会议期间,召开了由微生物资源专委会党的工作小组书记顾金刚主持的扩大会议,全体到会委员参会。阮志勇作微生物资源专委会2024—2025年工作情况汇报,与会委员讨论了微生物资源专委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对我国微生物资源工作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了继续加强学术、科普、培训、平台等活动组织,谋划微生物资源领域行动纲领,推动相关工作标准化等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