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联合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东亚办事处、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成功举办了“构建多元、韧性的农食系统”为主题的国际会议,线上浏览量达到80万人次。
会议汇聚了来自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以及科研院校的多领域专家和学者。通过主旨报告与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围绕技术与政策创新如何协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居民营养改善及农食系统可持续转型展开深入交流,旨在加强国际合作,构建更具抗风险能力的未来农食体系。
在圆桌论坛环节,资划所副研究员白可喻作为主持人,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潘灿平、亚洲农民协会协调员Irish Baguilat、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生态保护项目主任华宁、亚洲开发银行首席水资源专家Au Shion Yee、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杨栋会以及Trase计划负责人Toby Gardner一道,探讨了科技创新与政策设计在推动农业粮食系统转型中的协同路径,聚焦生物多样性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实施策略。

各位专家分享了各国在农食系统转型中的成功实践,剖析了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并提出一系列前瞻性倡议。大家一致认为,技术与政策的深度融合正推动农食系统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演进。通过构建科学的农药风险管理机制,推广生态友好型多层农作模式,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未来工作的重点在于将自然资本价值纳入核算体系,引导公共与私营资金流向流域治理与极小种群保护,并依托数据透明化与全球绩效基准,系统整合本土知识、性别平等与生态政策,共同塑造一个韧性、公平、生态健康的新型农食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