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态系统服务,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生健康与福祉。澳大利亚和欧盟分别于2021年5月和11月发布了《国家土壤战略》(2021—2041年)和《欧盟土壤2030年战略》,内容均涉及土壤健康的愿景、目标和行动方案。上述两大战略旨在维系土壤质量,推进粮食、经济、环境、生态等多目标治理效能的协同提升,侧重于土壤健康的优化管理、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增强土壤知识等行动计划,并倡导利益攸关方共同协作达成愿景目标。健康的土壤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资产,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共识。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当前,我国土壤健康形势严峻,面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污染等问题。从土壤污染治理、农业土壤管理和土壤碳等视角研究总结分析澳大利亚和欧盟的土壤保护经验,以及土壤保护措施和战略目标,藉此为优化我国的土壤管理战略方向和重点提供借鉴,有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一、澳大利亚国家土壤战略目标和任务
为发挥国家层面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澳大利亚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土壤战略》(2021—2041年),旨在通过步调一致的实地行动、研究、检测及管理等方式,更好地恢复和保护土壤。从宏观上,将战略愿景确定为:澳大利亚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将土壤视为国家重要资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应更好地认识土壤,并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土壤,以促进和保障环境、经济、粮食、基础设施、卫生、生物多样性和社区建设。同时,还提出三大关键目标:
赋予土壤健康优先权。所有澳大利亚公共、私营部门,以及从联邦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者都应将土壤健康置于优先考虑地位,将可持续土壤管理作为国家政策制定、研究和实践改革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强化土壤创新与管理。基于土壤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着力从改进土壤管理、优化土壤生产力、促进环境保护和改善、增加和维持土壤有机碳等方面强化土壤创新与管理。
增强土壤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将当前的研究重点从基础研究转移到针对特定农业和环境问题的应用研究,包括增加土壤知识便于更好地做出决策,测度土壤管理改善产生的经济效益,提高土壤信息和数据的可获取性,建立和保留多样化的土壤专业知识并加强土壤方面的教育培训等。
二、欧盟土壤2030战略目标和任务
欧盟《2030年土壤战略》旨在为土壤保护、恢(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总体框架、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调动财政资源、促进知识交流并推广可持续方法的应用和监测,将自愿性措施和法律强制性措施相结合,来实现土壤健康共同目标。战略愿景是“到2050年,欧盟所有土壤生态系统都将处于健康状态,并更具有弹性”。
《2030年土壤战略》的战略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2030年中期目标包括荒漠化防治、土壤固碳、水资源保护、减少营养物质损耗、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等领域的具体目标和量化指标;2050年长期目标主要包含净零土地占用、控制土壤污染、气候中和等长远战略目标。《2030年土壤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应对重大挑战。欧盟将土壤作为应对重大挑战的关键解决方案,主要做法包括开展气候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土壤和土地循环利用,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健康等。
避免土壤退化和恢(修)复土壤。通过制定土地管理新规范,开展荒漠化防治,防止土壤污染,恢(修)复退化土壤和修复受污染场地等措施避免土壤退化和恢(修)复土壤。
增进对土壤的了解。通过推动土壤数字议程,强化土壤监测,促进土壤研究与创新等举措,增进对土壤知识和数据的掌握和利用。
实现向健康土壤的转变。一方面强化私人融资和欧盟资金支持,为实现健康土壤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普及土壤知识和推动社会参与,通过交流和教育广泛提高公众意识。
三、澳大利亚与欧盟土壤战略比较
将澳大利亚与欧盟的土壤战略进行比较,可以总结出以下异同点:(1)聚焦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共同领域,但优先序不同;(2)倡导推广可持续土壤管理实践,重点行动措施各具特色;(3)强化提升土壤数据和信息获取能力,但土壤研究与创新各有侧重;(4)强调延续既有政策和国际公约,从不同方向加以完善、强化战略实施;(5)注重土壤健康文化宣传教育,呼吁各类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共同协作。
四、对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启示
澳大利亚和欧盟的土壤战略的诸多行动举措,可为优化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加强土壤保护以稳定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土壤是我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最核心的部分,应借鉴欧盟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优先次序(层级)框架及土壤循环利用等经验健全我国的土壤保护措施。要坚持以水土平衡为导向,强化规划红线对耕地土壤保护的引导作用;严格土地用途管制,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改变用途造成耕作层土壤破坏和退化;优化土壤占用平衡补偿措施,进一步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并强化耕地质量监管;根据土壤污染程度实施分类利用管理,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提高土壤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中的重要性和优先度。借鉴澳大利亚和欧盟将土壤保护和修复与自然灾害治理、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协同管理的经验,建议将土壤健康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中的重要优先事项协同推进,将土壤保护和修复全面贯穿于国土生态状况调查监测、生态修复规划、生态修复补偿和市场化机制设计、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等全流程管理中。
加强土壤碳汇技术攻关和配套制度建设。澳大利亚和欧盟都是国际上土壤固碳领域的先行者,借鉴其土壤战略中提出的技术研发、管理实践、财政激励和市场模式等行动措施,下一步我国不仅需要推进土壤碳汇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开展不同生态类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排放和碳汇机理研究,优化土壤碳通量监测技术和固碳潜力测算方法;还需要健全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如建立土壤碳汇补偿标准、碳汇交易产品认证制度等,来推动发掘土壤碳库巨大的减排增汇效益。
协同推进土壤监测体系和监测能力建设。目前自然资源部已经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农业农村部正在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建议国家层面基于这两次重要的全国性基础性调查,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已有土壤监测系统,研究构建统一的国家土壤监测标准和方法,优化土壤质量和环境监测网络,完善地力监测、污染监测、碳通量监测等功能,实现信息数据互通共享,逐步建立起协调统一的国家土壤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
摘自:《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年 第36卷 第1期
作者:周璞、毛馨卉、侯华丽、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