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良,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艺术和科学院通讯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美国电磁科学院会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学习工作经历
李召良于1985年获得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 ;1992年10月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2002年3月被聘为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7年11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21年11月当选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
李召良长期从事有关定量热红外遥感基础理论的研究,率先在国际上开展热红外领域尺度效应的研究,为定量反演地表温度、探索多尺度转换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系统地从理论上证明了用分裂窗技术反演陆地表面温度的可行性,提出了局部分裂窗技术的新概念,发展了以遥感信息为主体准确提取地表温度的反演理论;提出的独立于温度的热红外波谱指数(TISI)分解原理,成功地解决了利用热红外多光谱数据进行波谱分析所必须消除地表温度影响的难题,在定量热红外反演理论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提出了一种地表温度和地表比辐射率两要素同步反演机理,和美国万正明研究员一起建立了利用白天和晚上两套MODIS数据来同步提取地表比辐射率和地表温度的算法,这一成果被美国宇航局MODIS数据组采纳,与局部分裂窗技术一起作为从MODIS数据中提取陆面温度和比辐射率的唯一切实可行的运行处理方法。